南京市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人大 > 六合区

田间地头踏出振兴之路——六合区这场人大代表讲坛“干货”十足
[发布时间: 2025-11-03 09:51]    字号:

自深入开展各级人大代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六合区人大常委会分级分层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讲坛”活动,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个人履职感悟、联系选民经验、建议意见选题研究等内容,推动理论知识不断转化为依法履职、担当尽责的思路办法。

1016日,结合新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学习培训,围绕基层人大代表履职经验这一主题,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新一期代表讲坛活动,三位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登台分享“履职秘笈”,共同研讨“人大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代表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时代答案,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坚定制度自信、厚植为民情怀、强化责任担当。这场“冒热气”“沾泥土”的讲坛,成为人大代表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课堂。



在金色稻田收获致富种子

朱春华代表以《立足田野沃土,践行责任担当》为题,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自己扎根沃土、带头致富的经历。从最初的“农民工”到今天的“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朱春华的初心始终未改,那就是既要做种田的行家里手,也要做带动群众共富的带头人。创办春华家庭农场十余年来,他扎根田头,坚持向书本、向专家、向实践学技术学管理,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将育种、植保等方面的最新科技应用到生产中,带领团队持续探索优化生产模式。秉持“富了不忘众、众富才幸福”的理念,他大力推动农场与周边群众和农户联合发展,打造多元化农业联合体,助推共同富裕。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朱春华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连接民心,在田间地头倾听基层声音,自去年起,他累计走访农户300多户,拜访基层干部30余人次,深度调研中小农田、农机作业、农资购买、粮食收储等环节,关注区内农民急难愁盼问题,以代表建议为抓手反映民声民意,做好桥梁纽带,充分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农业工作者开拓进取、服务群众的坚韧与担当。



在乡土深处描绘振兴蓝图

赵松明代表以《扎根乡土践初心 履职为民促振兴》为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讲述了自己作为冶山街道石柱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在工作中如何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凝聚群众力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的经验与感悟。赵松明深知,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要想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意见建议,必须对基层情况有深入了解。自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他坚持深入村组、走进村民家中,与群众拉家常,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建在本社区的人大代表工作站作为平台,定期开展接待群众活动,组织召开群众座谈会,邀请老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农业专业人士代表、农业企业负责人以及生产组组长等,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走访农旅企业、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农企负责人等了解农村产业发展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规划。为了能赶上“时髦”,他还利用抖音视频号等线上渠道,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广泛征求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答卷。



在基层实践总结治理思路

李小奋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基层经济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以竹镇镇送驾社区工作实际为案例,总结出“立足‘党建+集体经济’落脚点”“找准‘创新+社会治理’切入点”“聚焦‘服务+农业发展’发力点”的实践经验,同在场代表探讨如何因地制宜盘活资源、释放动力,发展乡贤经济、推动人才强村、深化“网格+”融合模式等基层工作课题。送驾社区新当选“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7岁,学历均为本科,年轻力量的加入让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李小奋在实践创新上充满干劲,结合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经常性开展专题调研,以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关心的事为起点,努力做到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群众能满意。



这场干货满满的讲坛,不仅为代表们打开了视野思维,更点燃了代表们投身田间地头、企业社区一线的热情,激励代表以更坚定的决心信心、更先进的发展理念、更有力的举措办法,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南京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