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王银美,区人大代表、洪蓝中学教师,她在2023年闭会期间提交了《关于平安东路道路整治的建议》。
【办理结果】平安东路道路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
代表步履丈量民情,精准建言破难题
“接送孩子放学,每次经过那段坑洼路,心都跟着颠簸。”李女士的抱怨,是王银美在无数次家校交流中最常听到的声音。
洪蓝平安东路(宁三线)依无想山西麓而建,坡度大,水泥路面早已不堪岁月重负:坑洼、路窄、车乱、秩序差,人车混行险象环生——这条路成了学生与周边居民心头一根尖锐的刺。
王银美的身份让她天然成为民意的“传感器”。身为教师,她能深切感受学生与家长的焦虑;作为人大代表,她深知肩上责任。她开始了扎实的走访与调研:“我利用放学时间蹲点观察,记录拥堵时段和事故隐患点;走进周边住户,倾听他们的不便。”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道路破损细节、车辆违规停放位置、居民集中诉求。调研越深入,她越明白:这条路的改造刻不容缓。
一份沉甸甸的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关于平安东路道路整治的建议》从她手中提出。建议精准聚焦道路破损、停车混乱、安全隐患等痛点,字字句句凝结着民声期盼。
人大巧破资金困局,部门聚力促落实
这份带着泥土气息和民生温度的建议,被迅速摆上洪蓝街道人大工委的案头。“王银美代表的建议直指群众急难愁盼,必须全力推动落实。”洪蓝街道人大工委负责人态度坚决。建议第一时间报送区人大并被采纳,一场由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牵头的联合行动迅速展开。
区政府办公室会同区财政、交运、洪蓝街道等相关部门和板块齐聚一堂,对建议进行专题讨论、明确责任分工。更令人振奋的是,该建议还得到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批示,办理层级与重视程度被提到了新高度。
核心难题浮出水面:钱从哪里来?80万元的预估改造经费,对街道而言无疑是难题。洪蓝街道人大工委迎难而上,主动担当起协调中枢的角色。他们迅速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汇报,并提交了《关于落实王银美代表“关于平安东路道路整治的建议”办理经费的请示》。
这份请示提出:在积极争取区交运局上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缺口部分从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中予以列支。
“专项资金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这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又确实存在困难的民生实事。”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在回忆审批过程时强调。请示很快获得批准,专项资金被赋予了撬动大民生的使命。
为了确保资金及时到位,洪蓝街道人大工委的负责同志多次往返区财政局,紧盯资金拨付流程。“每一分钱都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启动,一天也耽误不起。”街道人大负责人的奔波最终换来了资金如期落袋,为项目扫清了最大障碍。
烦心路变民心通途,幸福笑容映初心
资金瓶颈一破,洪蓝街道农路办闻令而动。项目立项、招标程序高效推进,专业施工单位随即进场。2023年3月25日,洪蓝中学门前,挖掘机的第一铲宣告了平安东路改建工程的正式启动。
短短两个月,这条“烦心路”实现了华丽转身:坑洼龟裂的水泥路面被宽阔平整的沥青路面取代,行车如履平地;清晰规范的交通标线跃然路上,引导车流有序;道路两侧科学施划的停车位,有效根治了乱停顽疾,拓宽了通行空间。
“以前放学,这条路上人挤车、车挤人,看着就心惊肉跳。”王银美感慨万千,“现在秩序井然,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家长放心,学校安心!”。曾经令家长李女士揪心的坑洼路已消失无踪:“路平了,心也顺了!接送孩子终于不再是负担。”
从泥泞颠簸到坦途畅行,平安东路的变迁看似微小,却深刻折射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王银美代表作为桥梁,一头扎进泥土感知民生温度,一头精准建言连接制度资源;人大街道工委积极履职,打通建议办理中的“梗阻”,巧用专项资金破解资金困局;政府部门高效协同将蓝图化为惠民实景。80万专项资金如同精准滴灌的源头活水,最终撬动的是沉甸甸的民心所向。
当洪蓝中学的孩子们踏着晨光走上这条平安坦途,他们脚下的每一寸平坦,都在无声诉说着一个朴素的道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王银美回望那条焕然一新的道路,目光笃定:“路修好了,但为民履职的路没有终点。只要百姓有需要,我依然会走下去。”一条路的变迁,丈量了代表履职的深度,更标注了民生幸福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