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王昌来,晶桥镇人大代表、杭村党总支书记王昌来,他在2024年1月召开的晶桥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道路维护的建议》。
【办理结果】完成杭村大城至枫香岭曹家沿线、云鹤山村至仙坛村沿线以及孔枫线晶桥段的多个进村路口环境整治。
盛夏时节,自驾游客张先生沿着孔枫线驶入晶桥镇地界。车窗外,整洁的道路两旁绿意盎然,修剪整齐的灌木与开阔的视野取代了他记忆中杂乱蔓延的菜地和肆意生长的藤蔓。“这才配得上‘五彩晶桥’的美名!”他摇下车窗,深深吸了一口乡野清新的空气。这番变化的背后,凝聚着一位人大代表的执着与一群基层干部的实干。
察民忧:菜园占路埋隐患
“游客来了看什么?看的是我们晶桥的青山绿水,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王昌来站在杭村大城至枫香岭曹家的公路旁,眉头紧锁。
近年来,随着晶桥镇“五彩晶桥”品牌日益响亮,农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四方游客纷至沓来。然而,王昌来在频繁穿梭于镇内各条道路时,却发现繁荣景象下的隐忧:道路两侧的公共绿化带,正悄然被沿线村民开垦成一块块“私家菜园”;肆意生长的藤蔓和过高的蔬菜作物严重遮挡了行车视线。
“最揪心的是安全隐患!”王昌来在一次走访枫香岭村时,目睹一位老农为了照料路边的菜地,在车辆疾驰中冒险横穿马路,惊险一幕令他至今心有余悸。他意识到,这不仅关乎“面子”——杂乱无章的菜地破坏了精心打造的乡村景观,影响了游客体验,更关乎“里子”——是实实在在威胁着群众生命安全的“隐形炸弹”。经过系统梳理,王昌来将问题突出的区域精准锁定:杭村大城至枫香岭曹家沿线、云鹤山村至仙坛村沿线以及孔枫线晶桥段的多个进村路口。
“代表就要把群众的难处、发展的堵点摸清楚、讲明白。”带着翔实的调研记录和照片资料,在2024年1月召开的晶桥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王昌来郑重提交了第0502号建议——《关于加强农村道路维护的建议》。这份建议直指要害:呼吁镇农路办等相关部门加强道路维护,坚决清除道路两侧违规开垦种植的区块,定期清理路口影响视线的杂草杂枝,以绣花功夫提升镇容村貌,守护百姓出行平安,擦亮“五彩晶桥”的底色。
破难题:联动攻坚除顽疾
“王代表的建议提得非常及时、非常精准,切中了我们道路管护的痛点和乡村发展的关键。”镇农路办负责人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展开拉网式巡查,形成了一份清晰的问题清单。
面对整治工作的复杂性,农路办深知单靠一己之力难以奏效,他们联合沿线各村社,重新核查确认道路两侧路界范围,明确土地权属和管理责任边界。在此基础上,组织村社干部、路政执法人员、交警以及道路日常管护单位——芝山石燕合作社,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针对已形成的侵占行为,我们采取耐心劝导和依法处置相结合的方式,坚决予以清除并恢复原状,以确保整治一处、巩固一处。
与此同时,芝山石燕合作社增派精干力量投入整治:一方面对道路沿线的灌木、绿篱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修剪整形,彻底消除遮挡视线的隐患;另一方面显著加强日常保洁频次,尤其重点清理路口杂草与垃圾,全力保障路域环境清爽整洁。
“整治绝不能是‘一阵风’,建议形成长效管护机制。”王昌来表示。
着眼长远,构建长效管控机制是重中之重。 农路办负责人深知“整治容易,保持难”的道理。为此,他们着力推动建立了“巡查-发现-报告-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要求道路专职巡查员、各村网格员以及合作社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将道路两侧违规种植和绿化遮挡问题作为巡查重点;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立即上报;相关责任单位则须在限定时间内处置完毕,务必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见实效:路域焕新隐患清
短短数月,晶桥镇内的主要道路,特别是王昌来重点关注的几条线路,已然旧貌换新颜。
行走在杭村大城至枫香岭曹家的路上,曾经见缝插针的“路边菜园”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经过统一修整、重新披上绿装的边坡路肩。规整的绿带生机盎然,与周边的田园风光和谐交融,曾经杂乱的景象被一片悦目的绿意取代。
云鹤山村至仙坛村的进村路口,变化同样显著。影响行车视线的杂草、肆意攀爬的藤蔓和那些长得过高的蔬菜作物已被彻底清除。转弯处豁然开朗,视野变得开阔通透。
“效果真是立竿见影!”一位常年行驶在孔枫线上的货运司机由衷赞叹,“路两边清爽了,视线开阔了,开车顺畅又安全,心情都跟着舒畅。晶桥的路,现在是越跑越舒心。”
这场道路环境的美丽蝶变,正是晶桥镇致力于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品质、护航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有力证明。
望着眼前整洁畅通、绿意流淌的乡村公路,王昌来代表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感慨道:“路畅景美,人心才安,乡村才和。这一条条既安全又美观的道路,铺展开的是老百姓日常出行的舒心便利,承载的是远方游客对晶桥的美好印象,夯实的是我们晶桥振兴发展的坚实根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能够推动解决这些关乎群众切身安全和家乡整体形象的问题,付出再多的奔走与努力,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