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履职 > 代表建言

汪东辉:龙池街道四柳社区16个居民小组受化工园区污染 要求改善生活环境
[发布时间: 2018-05-24 09:52]    字号:

 
    四柳社区位于六合区龙池街道东南部,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的东北部,与化工园仅隔一条四柳河(约15米宽)。2004年之前,四柳社区沿四柳河居住的居民小组达37个,2004-2013年,因化工园区污染,21个居民小组陆续实施搬迁,剩余16个居民小组涉及554户2552人至今仍维持原状。
    1、化工园区蓝星、源港两大化工企业距沿四柳河居民小组基本农田不足400米,距居民生活区约600米,而根据国家《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第一项规定,居民生活区距离化工园区的安全距离不低于1000米,化工园主导风向下风10公里范围内不宜建设大型蔬菜、粮食基地。四柳社区16个沿四柳河居民小组基本农田均在主导风向的1000米范围内,已经丧失固有种植粮食和蔬菜的功能。2017年9月,省环保督察组进驻南京开展工作时,距离化工园区4.5公里的德邑花园小区居民投诉受到化工园异味影响,经入户调查,样本内半数以上尤其是高层住户普遍反映夜间来自化工园方向的异味太大,对距离4.5公里的德邑花园居民影响尚且如此,对常年生活在化工园区1000米范围内的四柳社区16个小组居民来说,影响尤甚。
    2、化工园目前入园企业已达数百家,常年排放的气体主要包括硫化氢、二氧化硫、苯乙烯、氨和非甲烷总烃等,据江苏省环保科学研究院环评结果国环评甲字第1902号显示,瓜埠、龙池、长芦及扬子生活区等化工园周边地带硫化氢、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等有毒有害气体均不同程度超标。根据区气象局2017年风向频率结果显示,化工园区风向直接影响四柳社区的包括南风、西南风等,全年累计319回,占比21.85%。根据街道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四柳社区近化工园区域环境监测质量评估报告,环境空气质量中无组织废气硫化氢排放浓度超1.8倍、氨超1.47倍、二甲苯超1.46倍;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浓度(COD)超3倍、氨氮浓度超15.4倍。
    距离化工园区较近的张郭组共有50多户,罹患癌症人数达20多人,且45周岁以下患癌的有6人。据统计,近年来沿四柳河16个居民小组患癌人数达154人,患癌率占人口比例达6.1%,而我们国家平均患癌率为3%。
    3、化工园区生态廊道建设滞后,按照国家规定,南京化工园对大厂、六合、八卦洲在内的工业、农业、居住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必须设置隔离防护。而现状是化工园朝六合方向的隔离防护仅仅靠场内隔离墙,所建的防污林也不符合国家对化工企业设置防污隔离带宽度及长度的标准,环审【2007】第五项明确规定,化工园区与居民生活区之间的生态隔离带宽度不宜低于2公里,四柳社区这16个居民小组均在2公里范围内。且隔离防污林大都是杂草丛生,与四柳社区的交界处只有几处隔离段,甚至是裸接触,化工园建设投产已有14年,生态廊道建设至今不成林、不成片,树木大小、高矮参差不齐,防污隔离作用微乎其微。
    1、近年来,群众频繁拨打“12345”政务热线举报化工园污染一事,并多次自行组织到化工园讨要说法,累计上访40余次,涉及2000多人次。
    2、2017年3月,将国家环保部诉告到北京中级法院,选举群众代表到北京参加诉讼,因诉讼被告主体错误和准备不够充分,导致诉讼失败。
    3、2017年4月,省市区开展“大走访”活动,街道、社区在走访剩余16个村民小组居民时,群众一致反映受化工园严重污染,要求搬迁。
    4、2017年10月,四柳社区16个村民小组委托居民代表写信给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省市区环保部门领导反映受化工园严重污染一事,要求对剩余16个居民小组实施搬迁。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重点提到要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要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近年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龙池街道和四柳社区广泛听取群众呼声,积极奔走,充分协调,全力做好涉及16个小组居民的稳定工作,确保总体形势可控。
    1、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江北新区及化工园区应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及方案,逐步对龙池街道四柳社区16个居民小组涉及554户居民实施房屋搬迁。
    2、在搬迁前应多措并举,力求将对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一是加快生态廊道建设,按照规定标准设置隔离防护带及防护林,最大程度将园区和居民生产生活区隔离;二是敦促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引导传统化工企业加快转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三是加大行业监督力度,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化工企业排放的监管力度,打击偷排、、直排、超排等各类违法行为,全天候实施严格监管;四是提高对六合区和受影响区域群众的补偿标准,按照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污染者付费、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的原则,加大对六合区龙池街道四柳州群众生态补偿的力度。

南京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