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履职 > 代表建言

卞慧敏: 进一步优化仙林大学城高校布局
[发布时间: 2020-05-21 09:55]    字号: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仙林大学城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目前入驻的既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流大学,也有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等独立本科院校,还有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大专职业院校。这些高校的入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仙林大学城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生命科学等一些产业的发展。但和美国硅谷、中国深圳市等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大学城相比,这些高校对南京市新兴产业、新业态的贡献力度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目前仙林大学城以文科见长的高校偏多,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偏少。南京大学目前是仙林大学城实力最强的高校,但南京大学仍主要以文科和理科见长,工科实力在国内的影响力仍明显低于北京、上海等地的985高校,甚至低于省内的东南大学。从国内外优秀产业园来看,最能孵化出新产业的当属工科实力强大的高校。

2.外省高水平工科学校毕业生到仙林地区非高校类实体产业单位就业的人才很少。可能的重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仙林地区的高新企业数量不够,缺乏可以容纳此类人才的企业或相关平台。二是,此类人才即使进来,工科新技术在本地区交流的企业和高校都很少,缺乏进行科技广泛交流的集群氛围。

 3.尚未形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产业集群。目前,仙林大学城最核心的新产业是什么?这个新产业是否有大量的企业在大学城?似乎,新产业不少,企业也不少,但产业集群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低,在国内的影响似乎也不大。

 建议:

 第一,不再引入水平不高的高校入驻,节约仙林大学城有限的土地等资源。引进国内外具有领先地位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科高校资源。江宁已引进中国科学院等资源。仙林大学城应积极学习深圳、青岛、宁波、苏州、杭州等其他地区的经验,规划引进国内外工科实力强大的高校入驻,建议这些单位与现有入驻单位错位发展,重点从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

 第二,改进现有高校的产业资源。仙林大学城现有的高校产业园等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坚决重组各高校各自独立重复建设的产业资源。这需要仙林大学城协同南京市政府与教育部、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一起谋划。

 第三,将高校引进与企业引进相配合,给产业化提供技术平台,给高校提供产业平台。

南京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