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履职 > 代表建言

杨涛: 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造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
[发布时间: 2020-05-21 10:15]    字号:


为响应和落实市委提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目标愿景,抓住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各板块集中力量办好一件大事的难得机遇,玄武区拟以建设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作为重要抓手,做优“1800米,1800的长江路文旅品牌,展现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玄武担当。该行动不仅玄武区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上下集中精力、共同努力,也需要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各部门的鼎力支持。经代表们调查研究,有关情况和建议如下:

一、现状分析与发展理由

近年来,玄武区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作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11.9%,位居全市首位,旅游业增加值8%,走在全市前列。从一山、一水、一街、一城墙的总体文旅资源分布来看,长江路片区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更迎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一是资源丰沛,商旅文化氛围浓厚。长江路沿线现有商旅文化资源载体30余处,主要由景区、文博场馆、楼宇、休闲街区、星级酒店、大型购物中心构成,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4A级景区2个、文博场馆7个,精品酒店6个(含超五星2家)、商业综合体3个、休闲街区2个、市民广场1个、民国建筑群1个、重点楼宇6个、产业项目6个。文、旅、商资源密集度走在全国前列,是玄武发展文旅产业、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不可多得的富贵财富。

二是消费升级,商旅文化潜力巨大。受长江路东西两侧商、旅、文化资源布局影响,长期以来,长江路沿线呈现出东西不均现象,东片游客多顾客少,仅9家景区和文博场所的旅游人次就突破800万;西片顾客多游客少,德基1家年营业额突破100亿元。随着国办促进消费20条和激发文旅消费潜力9条意见的出台,以及商务部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和夜间经济发展“6+1”重点工作的部署,长江路的发展蕴藏着巨大潜力,迎来了新的生机。长江路既有文旅休闲资源又有商业街区,在商旅文交互融合,特别是激活文化旅游资源,拓宽假日消费空间,开辟新兴夜间经济增长点方面,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管理多元,商旅文化协作乏力。目前,集聚区内各资源点权属较为复杂,其中:省属12个、市属7个、区属4个,其余资源掌握在部队、民营企业和个人手中。不同的隶属关系带来各自为阵的工作局面,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合力,制约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关系集聚区建设核心竞争力的9家景区和文博场馆中,全额拨款事业单位7家,宗教场所1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家。受管理体制机制约束,主动开放、延时开放的积极性相对不足,主观能动性较弱。

二、基本设想

长江路独特的资源禀赋、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这条路不仅属于玄武,更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长江路。建设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关键在于立足国内、接轨世界,以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按照文旅资源融合提速、街区功能品位提升、产品结构供给提质的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资源整合,完善沿街资源视觉系统、城市肌理和文化脉络,将长江路打造成为品味南京十朝历史的文化旅游集聚区。

(一)发展目标

紧扣创新型载体的深化拓展与文化软实力的重点打造,按照景区全域化、文旅融合化思路,突出商旅文融合、娱购游一体,整合沿街文旅资源,培育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等业态,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布局

1. 一轴:长江路文化景观轴。作为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发展的主轴线,以长江路两侧建筑立面、沿线绿植、露天广场为重点,引进激光秀、全息影像等新兴技术,升级夜间亮化工程,让建筑借助灯光会说话”“讲故事,最终实现夜间文旅消费环境优化,夜间游览产品丰富、夜间演出市场多元,推动夜间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打造永不落幕的文旅体验式长廊。

2. 两片:一是碑亭巷以东休闲文旅体验区。依托片区内7个景区场馆资源,丰富大行宫广场、1912、曼度广场3个开放式街区业态,实施街区景观布局提升工程,加快文旅场馆夜间开放步伐,适时启动夜间步行街建设,构建文化氛围浓郁、夜间出游便捷的中央文化区。二是碑亭巷以西高端商旅消费区。依托德基、艾尚两个商业综合体以及人民大会堂、文化艺术中心、1913国民小剧场3个演艺资源,引导商业综合体融入文旅元素,提升剧场演出频次品质,打造高端消费人群首选的中央商贸区。

3. 多点:坚持非字延伸、外围带动,深耕长江路周边碑亭巷特色文创街、红庙特色美食街、梅雍桃历史文化展示区、成贤街府学文化体验街、百子亭文化艺术商贸区等特色街巷发展,通过核心路段快速掘起,带动周边环境整体优化,助力文旅产业全域发展。

三、发展路径与实施行动

围绕五一部分开街、国庆全面开街这一目标,积极推动文旅搭台、合作唱戏,将沉寂的夜间文旅资源激活起来,联合商业街区、产业载体共同构建夜间经济发展先行区、活跃区和典范区。具体将围绕三个结合,实施五项行动

(一)突出三个结合

一是商旅文集聚与夜间经济有机结合。围绕游客变夜客,加快文博馆、名小吃、小剧场的夜文旅升级步伐。文博馆方面,引导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各类文化场馆,全面丰富夜间服务内容,让文博场馆亮起来、活起来。名小吃方面,以红庙特色美食街辐射周边,突出夜间休闲,营造良好氛围,让小吃成为夜间旅游的主打休闲产品。小剧场方面,依托国民小剧场、520小剧场,推出一批小而精的文艺项目,开辟一些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休闲场地,打造夜之金陵玄武版。

二是商旅文集聚与消费升级有机结合。围绕游客变顾客,加快首创、首展、首店的文旅+发展步伐。首创方面,发挥非遗项目的地域性优势,培育更具个性、更受欢迎的首创非遗馆,提供一对一商品订制服务。首展方面,借助德基广场的品牌优势,加大与一线奢侈品、国际设计师的合作力度,开辟接轨国际的秀展红毯区,激活潮流人士消费意愿。首店方面,挖掘意大利等生根国品牌资源,对接上海、成都等首店经济发达地区,加大国内外首店引进培育力度,提升长江路文旅消费知名度。

三是商旅文集聚与老城更新有机结合。围绕游客变常客,更加关注游客的多样化体验,加大建筑遗产、人文遗存的旅游化进程,增强老城区的商贸休闲与综合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线路、探秘线路,提升市民和游客的回头率。建筑遗产方面,加快梅雍桃片区改造,在不损害原住民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引导街区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宜商宜居的历史街巷。人文遗存方面,加强与南大等高校院所的合作,加大长江路六朝、红楼、民国、红色文化研究力度,开发形成一批体现长江路特色的网红产品。

(二)实施五项行动

1. 战略规划引领行动。瞄准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定位,邀请国内外高水平规划设计机构和专家团队编制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彰显亮点,形成引爆点,把集聚区上一颗颗分散的珍珠串联起来,打造世人心中向往、游客流连忘返的主客共享旅游目的地。同时,对总体目标、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政策支撑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增强旅游产品供给能力,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旅游服务和体验式高端度假产品。

2. 平台运营启航行动。搭建市场化运营平台,按照发展大文旅、组建大集团、形成大产业战略思路,由区钟山集团自主运营或合作运营,实行融、投、建、管一体化运作机制,重点关注低效楼宇、部队停偿载体、文创产品经营权等产业发展要素,加强资源共享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促销等方面的合作,形成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推广的三统一运营管理模式。搭建文旅产业联盟平台,建立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产业联盟,首批纳入景区、酒店、街区、文创、演艺网红、阅读、潮牌、时尚等业态单位30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以文旅为平台、商业为重点、产业为支撑的联动效应。

3. 环境功能提升行动。探索街区步行方案,分时段、分路段设置夜间步行街,优化步行街实施期间的机动车引导、公交线路优化,推动夜间长江路沿线省市属单位停车资源对外向社会开放。实施节点业态重塑,重点对大行宫广场地面景观区与地下空间进行业态重塑:地面部分,新增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主题景观标识,调整绿化,调优功能性休闲配套设施;地下部分,在平战结合的基础上,增强旅游休闲配套功能,改造后兼具购票咨询、到发接驳、文化展示、主题餐饮、旅游购物等功能。优化沿线整体环境,在街区沿线增加地面指示标识、道路铭牌、围墙标识、文化雕塑、城市小品等空间线索,辅以街角灯光照明、功能座椅、文化围墙、城市书架等便民设施,打造开放空间,镶嵌景观节点,方便游人游览休闲。

4. 夜间经济实施行动。借助美团、高德等新型网络平台,开展八个夜行动。夜购行动:以德基购物中心为主阵地,持续不断的引进国际潮流服饰、设计师品牌为主的首店,打造南京奢侈品购物首店收割机品牌阵地。辅以大行宫广场地下空间的转型升级,地上增设24小时智慧超市。夜食行动,以红庙特色美食街为主阵地,延展、复制等不同主题、不同特色的夜间美食网红支巷、网红店。夜宿行动:以丽兹卡尔顿、圣和府邸酒店为主阵地,带动一批精品酒店向网红酒店转型发展。夜游行动:以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为主阵地,延长夜间开放时间,增加夜间文旅消费体验项目。夜娱行动:以1912休闲街区为主阵地,强化5D技术运用,增设沉浸式体验娱乐互动区,打造MAGO潮流时尚聚焦地;转型升级引进更多的娱乐首店。夜演行动:以南京文化艺术中心、1913国民小剧场为主阵地,差异化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打造南京戏精集聚地。夜展行动:以南京时尚设计中心、大行宫广场为主阵地,借助省美术馆虹吸效应,布置艺术家具,引进街头艺人,展示时尚设计,打造南京潮流艺术集聚地。夜读行动:以南京图书馆为主阵地,适时延长公共服务时间,在大行宫广场增设24小时功能性书屋,错时满足市民与游客需求。

5. 品牌营销重塑行动。利用两微一抖平台,对集聚区所包含的整体物理空间、总体形象内涵、知名景区景点、线下开发项目等进行统一宣传,形成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的良好宣传营销效果。利用系列活动展演,开展我眼中的长江”“长江路夜间经济论坛”“长江路跨年祈福”“长江路十大网红夜项目评选等活动,进一步提升集聚区认知度与影响力。用好网红经济,重构传播模型和营销模式,开展户外直播、网红小屋建设,打造网红首店、网红主播,力争培育或引进1家单行道式网红首店、1名李佳琦级流量明星,全面提升长江路的网络知名度。

四、相关建议

此项行动,不仅需要玄武区上下努力,也需要市级层面高位协调、予以支持:

1. 大行宫广场形象提升方面。为更好推动大行宫广场地上、地下空间的整合再利用,调优闲置资源,实现产业融合叠加发展,提请市里高位协调:一是协调市园林,支持大行宫广场地上环境提升工程;二是协调市人防办,支持大行宫广场地下空间委托我区管理运营;三是协调市城管局,支持大行宫广场夜间亮化工程实施、功能性配套和标志标牌设置。

2. 长江路沿线形象打造方面。为加强长江路东西两侧商旅文资源融合,提升街区沿线整体形象,提请市里高位协调:一是协调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在街区沿线及周边增设功能性配套和标志标牌设置,对长江路沿线楼宇及周边亮化工程实施再升级;二是协调市文化艺术中心、省国信集团、省人保、省烟草公司、苏美达等单位拆除物理围墙,构建符合长江路文化氛围的公共空间;三是协调部队、市规资局、交管局、园林局等部门,在梅园地块、青石街地块、麦哲理地块、熊猫地块、珠江饭店地块等项目的军产置换、征收搬迁、土地挂牌、交通出入口设置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3. 长江路夜间经济发展方面。为更好落实全市夜之金陵发展目标,在推动长江路夜间发展时,提请市里高位协调:一是协调省政协和省市文旅部门,延长总统府、南图、省美、六朝、江宁织造博物馆等文博场馆晚间开放时间,晚间开放内部停车场;二是协调市文旅局支持市文化艺术中心实行社会化运营;三是协调市交管局支持部分路段分时段设置步行街;四是协调公交总公司晚间相关站点跳站运行。

南京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