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履职 > 代表建言

周飞祥:切实关心关爱退休社区工作者建议
[发布时间: 2021-01-18 11:15]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整合各种资源,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城乡广大社区工作者同参与社区防控的各方面人员一道,不惧风险、团结奋战,特别是社区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充分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伟力”。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对社区工作者的高度肯定。

2018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并出台《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规范城市社区工作者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2020年4月,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全市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的九项措施》,发布了九条暖心政策。比如,对表现突出的城乡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优先选拔进入街道(镇)领导班子,优先推荐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对其他表现突出的城乡社区工作者,可在现岗优先提拔,优先纳入城乡社区“两委”换届推荐人选;符合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同等条件优先录用。这对我市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作出全面部署,建设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激发了年轻社区工作者创先争优的激情。然而,有一批已退休或者面临退休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在这岗位上一做就是十几年、二十年等,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省、市、区、街道争得了诸多荣誉,帮助政府扶贫解困、化解矛盾,有任何困难他们都是冲锋在第一线。他们在抗洪防汛中,闻“汛”而动,坚守在防汛值守点,巡逻在河道两岸排查险情,他们扛沙包,垒沙袋,筑起城市的防洪提。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他们深入社区背街小巷、小区角角落落整治环境卫生。清扫楼道杂物、清除广告,捡拾烟头纸屑,清除草丛垃圾、摆放共享单车等,为群众打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居住环境,让群众从创建中有更多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在疫情防控中,他们监测疫情、测量体温、排查人员、站岗值守、宣传政策、消毒杀菌,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为居民筑起阻断疫情传播的牢固防线。因为历史原因和社区经济的限制,他们缴纳的社保基数都是最低的,现在每月只有2000多元的生活费,已退休或面临退休的,他们均惶恐不安。据了解,2000年社区体制改革,张某应聘到某街道某社区,从一开始当选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至今已有21个年头。2015年办理了退休手续,退休工资1200元。根据街道的安排和社区居民的呼声,继续留用,一直至今。在职的收入拿到6000多元,纯退休工资只有1800元。从岗位上退下来后1800元难以生存。面对物价的不断增长,加上长期从事超负荷的社区工作,身体也很差,他们现拿的退休金仅仅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看病就医更是捉襟见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两会期间,韩立明市长在政府报告中提到,要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创造广泛享有的高品质生活。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提高市民群众收入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提系。老一批的社区工作者,他们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推进“强富美高”新南京的参与者,应该也是受益者,应共享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果。

建议:

一、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的优待政策,对在社区连续工作10年及15年以上,且有突出贡献的书记(主任),退休时享受事业编制的待遇。

二、参考江宁区出台的“村书记8条”指导意见,建立离任补助定期增长机制,对累计在社区担任书记(主任)满15年的不在编人员,离任后且男60周岁、女50周岁起,在正常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险基础上,每人每月再补助2000元,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

三、建立困难退休社区工作者的帮扶机制,对重病、大病的退休社区工作者进行走访、慰问。

南京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