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遗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遗址西侧,属于南京市“长干里古居民区及越城遗址区”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的核心。经调研得知,主要的考古发现集中于商代、六朝和宋三个历史时期,尤以商代发现最为重要。出土遗物有陶器、印文硬陶器、石器、原始瓷器等。商代遗存是南京主城发现的最早筑城遗址。相关专家称,西街遗址是南京乃至长江下游重大考古发现,或可把南京建城史提前600-800年,不仅解决了南京城市史中的诸多问题,还对中华文明研究有重大意义。
为加强西街遗址考古、保护和利用,故提出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议。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遗产保护和利用中创新探索的重要模式,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民生需求、考古工作、文物保护。目前,南京尚无一家省级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议以西街遗址重要考古发现的物质载体为依托,打造承载南京城市文明特色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南京西街考古遗址公园,力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南京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具体建议如下 :
一是高度重视,成立市级层面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级层面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统筹研究、高位协调和统筹推进,市规资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建委、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秦淮区政府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按职能负责具体实施。同时加强西街考古遗址公园的实施保障,落实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是规划先行,制定中华门片区总体规划。中华门片区的文物底蕴深厚,长期存在文物展示空间不足、历史文化资源整体彰显不充分的问题。西街考古遗址公园要依托考古成果、串联周边多处代表性遗址,打造成一处城市文化集群精品区。此外,依托西街遗址获批的国家重点区域南京考古标本陈列馆(南京考古博物馆)已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是国家发改委‘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之一。建议市规划部门充分考虑用地性质、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尽快将西街考古遗址公园、南京考古标本陈列馆等基础信息纳入南京国土空间管理体系,并牵头制定中华门片区的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三是加强学术研究。建议组织相关历史学专家对考古发现与长江文化、南京文化、南京城市发展史的意义等展开深入研究,尽快形成科研成果,推动考古发现的社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