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年度重点课题“如何发挥人大代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的研究工作,近日,研究会会长陈绍泽带领课题组成员前往海南三亚市和福建厦门市开展调研。
陈绍泽一行实地考察了两市基层社会治理和代表联系群众平台建设情况,并就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完善代表履职载体建设,更好发挥代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与兄弟市人大相关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了解,近年来,三亚市人大加强代表工作制度建设,制定《三亚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三亚市人大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办法》《关于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5项制度,对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履职管理、代表小组活动、“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常委会与190名代表建立了固定联系,全年走访联系代表350人次,收集意见50多条;创新代表活动的组织方式,建立5个代表专业小组;依托目前建成的33个“代表之家”,共组织220余名省、市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做到了人大工作有阵地、代表履职有平台、群众呼吁有渠道,为闭会期间代表履职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厦门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提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建设水平,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厦门品牌”。目前,在厦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组合编入各区镇(街)“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和村(居)“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站)实现全市镇街(村居)全覆盖,搭建好“互联网+代表履职”平台,涌现了一批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品牌。2019年,活动室(站)共收集问题建议4038件,已解决3275件。《人民日报》刊文指出:“从垃圾分类到养老助老、从交通拥堵到小区改造,基层代表活动室已经成为推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平台,也展现了代表在深度参与基层治理中的新作为。”
陈绍泽会长要求,要积极学习、借鉴三亚、厦门两市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南京实际,为拓宽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渠道、增强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效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人大代表成为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