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履职 > 代表建言

赵道韡 :加快推动板桥新城区域内轨道交通建设
[发布时间: 2020-07-09 16:31]    字号:


板桥新城总面积63.5平方千米,是南京距离主城最近的新城,现状人口17万人,现行规划到2020年人口规模达24万人,到2030年达59万人。从板桥新城区域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来看,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尚不突出。目前,轨道交通仅有S3号线,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仍然较低。而同属主城核心区外围的副城地区,东山副城、江北副城、仙林副城的常规公交+轨道的出行分担率分别达到19.7%14%20.7%。随着大板桥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有的公共交通体系,已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当前板桥新城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偏缓,根据相关规划显示,从数量看,共有4条线路贯穿大板桥地区,包括:S3号线、8号线、9号线、16号线,并沿途设置站点。但目前仅有一条地铁S3号线开通运行,且仅刘村、天保2站,8号、9号、16号线均处在前期研究准备阶段,受宁芜铁路搬迁制约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等原因,并未列入十三五期间建设规划;从覆盖范围看,目前S3号线运行辐射范围仅局限于大板桥的西北片区,广大南部地区仍缺乏轨道交通的覆盖,居民出行主要依靠地面交通。与之相比,仙林副城、东山副城分别有2-3条地铁与主城联系,且轨道沿线站点密度大大高出板桥片区。

  随着梅钢区域产业转移和转型发展的深入推进,板桥新城作为全市9大新城之一,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加之宁芜铁路外迁的加快推进和区域内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上半年将稳定落地,加快板桥新城区域内轨道交通的建设已势在必行。

  建议:加快推进地铁8号线、9号线、16号线线型确定,并尽可能纳入十四五规划,争取及早开工建设,一方面能够满足区域群众出行需求,尽早发挥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拉开板桥新城区域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南京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