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创新型城市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的大幅提升,大部分质态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已申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越来越少。
存在的问题:
一、后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足且质量堪忧。
部分行业的企业虽然运行质态良好,但并非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有一些行业的处于低端,技术含量不高,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通过率很低。
二、部分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不高。一些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有的企业专利的含金量及与企业产品的关联度不高,有的企业没有安排专人负责、专人跟踪,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标准尚有不小的差距。
三、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难度越来越大。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经济下行的压力,大部分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一般,申报企业成长性指标很难得分或得高分。同时,一些合作从事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机构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建议:
一、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服务机制
加大力度深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存量”,指导企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指标进行自评,引导企业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新产品的研发,申请与企业发展契合度高的发明专利,激发企业自主申报的积极性。同时,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团队,对培育入库企业实行点对点服务,通过一对一政策讲解和蹲点指导等方式排解企业疑虑,帮助企业对标找差,补齐短板,提高新技术企业业申报积极性和成功率。
二、加大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现有认定高企的奖励政策,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不断修订完善,依据企业规模大小进行梯次奖补。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推进职能,统筹全区招商资源,提高对园区、镇街科技型项目招引考核权重,鼓励和引导相关部门、园区镇街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领域,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型项目、企业,加快培育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载体配套。
加大孵化器、众创空间、研究院等平台载体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在行业技术创新、产业化生产方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完善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科技孵化、检验检测、人才培育、科技咨询等一条龙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