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在黄秀凤代表《关于市民卡手持移动终端实现全覆盖的建议》中,代表建议提得优、办得实、成效好。
调研“沉下去”,提出“金点子”
2023年初,区人大代表、永阳街道交通路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黄秀凤,在日常走访和接待选民中,黄秀凤听到辖区内很多老年居民反映:现在办理市民卡充值、水电燃气缴费等业务,要么需要在手机上办理,要么就要去市民中心窗口办理,老年人大多既不会使用手机,出行也困难,实在是不方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3年5月,黄秀凤代表在参加区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的“溧刻办”政务品牌打造情况调研时得知,一些村(社)配置了手持移动终端POS机,工作人员带着POS机提供上门服务,居民们办理市民卡充值、水电燃气缴费业务不用出门,不用手机操作,很是方便。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秀凤在调研活动结束后,立即深入到行政审批局、部分镇街了解情况。经了解:我区目前只在洪蓝、东屏街道开展试点,全区仅有23个村(社)配置手持移动终端。如果全区各个村(社)都能配置市民卡手持移动终端,可以极大地方便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对此,黄秀凤代表当即提出《关于市民卡手持移动终端实现全覆盖的建议》,建议在全区108个村(社)配置市民卡手持移动终端,实现村(社)全覆盖,将市民卡充值等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里,实现 “村头”到“炕头”的服务。
启用“小资金”,撬动“大民生”
承办单位收到建议后第一时间来到社区当面向代表详述了市民卡手持移动终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但也表示手持终端项目未列入全区2023年财政预算,当年办结难度很大。
如何突破代表建议,特别是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中的资金瓶颈,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议,一直是区人大常委会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下,2018年起,溧水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并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区人民政府每年设立“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500万元,专门用于解决代表提出的民生“小微实事”。
针对该代表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明确常委会副主任裴敬领衔督办,由区人大财经委会同区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对是否启用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进行调研评估。相关专工委调研评估后认为,该建议符合“群众急需、办理周期短、数额较小、无项目资金支撑”的专项资金启用条件,建议使用已列入2023年预算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经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主任审批同意后,区财政局拨付“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61.75万元,用于85个(108个社区, 23个已配置,85个未配置)村(社)市民卡手持移动终端配置。
办好“微实事”,群众“少跑路”
有了专项资金的保障,代表建议很快得到办理落实。如今,溧水区在全市首家实现了8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108个村(社)便民服务站手持终端配备全覆盖,切实解决了群众“少跑路、就近办”的需求,使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变成服务群众“零距离”。一些地处偏远的村(社)居民办理市民卡充值、水电燃气缴费业务,再也不用出门,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该建议的成功办理更是受到了市政务办主要领导的认可,全市政务办在溧水召开现场会,要求手持终端配备全覆盖工作在南京市推开。与此同时,省外相关单位也相继到我区参观学习。
中央二套以《江苏南京:老年人帮代办,便民服务“零距离”》为题,对溧水区村(社)便民服务站配备手持终端,上门服务群众的做法给予报道,“学习强国”、江苏城市频道等主流媒体也先后进行了相关报道。